台灣當舖業者交流論壇

標題: ofo傳聞纏身 從賣身滴滴、靠幣融資到“押金陷阱”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19-6-12 18:40
標題: ofo傳聞纏身 從賣身滴滴、靠幣融資到“押金陷阱”
近来,ofo很忙,忙於回應各種傳聞:從賣身滴滴,到北京總部“人去樓空”,再到被指操纵GSE幣融資。

就算ofo對於上述傳聞逐一否認,還是沒有緩解市場對其資金鏈窘境的擔憂,和網友紛至沓來的控訴:“憑什麼誤導我們買年卡?”“資金不夠,就讓押金變余額?”“公司資金鏈出問題,還用這種手腕透支用戶信赖?”

就近期傳聞及用戶反应的問題,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試圖向ofo领会情況。但ofo的公開客服電話一向無法撥通,正和部门用戶反应的情況一致,而ofo相關人員也未在發稿前回復記者的問題。

ofo否認操纵GSE幣融資

關於ofo最新的傳聞是其操纵GSE幣融資。

9月24日,有动静人士對區塊鏈自媒體Bianews流露,ofo已於7月操纵數字貨幣GSE為本身進行了一輪融資。該动静人士稱,ofo官方人員找到他們,他地点的Token Fund(泛指“數字資產投資基金”)認購了約600ETH的份額,部门員工也以個人名義參與了項目募資。

該动静人士還暗示,雙方接觸期間很少说起GSE,大多以“小黃車的幣”代稱,並預計GSE此輪募資總額可能在10000ETH級別以上。

公開資料顯示,GSE Network於2018年头在新加坡注冊建立,致力於為同享經濟量身打造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,使消費者、玩運彩,供應端和各類生態參與者同享經濟網絡成長價值。

GSE官網顯示,ofo是GSE Network的戰略互助火伴。在GSE官網的團隊成員中,有多位來自ofo的老員工。

針對這一報道,9月25日,ofo小黃車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,個別媒體昨日晚間發布題為《ofo與GSE關系之謎:傳ofo操纵后者為本身融資》的不實報道。報道內容嚴重失實。ofo和GSE之間僅為市場互助火伴關系,彻底不存在“ofo操纵GSE進行新一輪融資”的情況。

ofo指出,文中“ofo這輪募資就是騙錢,因為ofo沒錢了”等說法,是無稽之談,且是對ofo品牌和商譽的惡意詆毀。

退押金窗口有“圈套”?

ofo以一則澄清聲明,使“發幣續命”的傳聞告一段落。

只是,ofo必要解決的問題遠不止於此。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發現,多位網友在ofo小黃車官方微博針對“ofo操纵GSE進行融資”不實報道的聲明下留言控訴ofo,稱其“誤導消費”,“透支用戶的信赖”。

實際上,大多數的控訴都圍繞“退押金難”問題。

網友“是Unico的西風”暗示ofo“把押金不經消費者赞成擅自變成年卡,以繁復手腕阻拦余額退款”。

網友“1fuNNN”稱被誤導買年卡。

網友“happy歡歡T”則反应“App上沒有退押金进口”。

一系列控訴向ofo襲來,到底是怎麼回事?

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嘗試通過ofo同享單車APP退押金時發現,退押金进口是存在的,只是極為隱蔽。

標紅處為退押金进口

網友“JarvanQ”暗示,在付出寶中交押金后,卻發現本身為“免押金用戶”,APP中的“退押金”還是灰色字體,小到無法察覺。

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在操作中也發現,和網友描写一致,退押金按鈕是灰色字體,點擊后必要操作4次,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極易誤點擊領取“福利”的按鈕,導致退押金失敗,且“退押金”按鈕和文字是灰色,“領取福利”一類的按鈕則是豁亮的黃色,且設置在人們習慣點擊確認鍵的右側。

事實上在9月初,就有多位用戶向媒體反应,由於ofo誤導消費,本身被迫購買年卡,且年卡無法退款。今朝,從網友的回復來看,本想退押金卻不谨慎購買年卡的用戶還有很多,退款请求也沒有获得解決。

有律師對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暗示,借使倘使用戶確實能証明长短主觀意願消費,可以向平台地点地的工商部門投訴,或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尋求幫助,ofo方面應盡到提醒、說明的義務。

資金不夠押金來湊?

除“押金變年卡”,還有很多網友反應“押金變成余額”。

網友“張張敏min”在留言區请求ofo方面將“押金變成余額”的事說清晰。網友“一燃易炸裂”也暗示,“上個礼拜我的押金被充進余額裡了”。

這是用戶本身的操作失誤嗎?

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聯系到了網友“張張敏min”,該網友告訴記者,並不是其操作失誤,是ofo自作主張把押金“變成”余額,“我也是20天前剛剛晓得有99元的押金”。

該網友還暗示,據其领会,有很多用戶的押金無緣無故被充值到余額,“你關注ofo的微博吧,最少一半的用戶”。

就此,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試圖聯系ofo方面领会情況。但當記者通過公開客服電話聯系ofo方面時,發現該客服電話一向提醒期待人數較多,無法撥通。而ofo相關人員也未在記者發稿前回復相關問題。

廣東合邦律師事務所律師肖錦陽認為,同享單車等電子商務經營者將所收押金、預付費挪作他用,是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,已經涉嫌消費欺詐。

肖錦陽指出,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,經營者供给商品或服務有欺詐行為的,應當依照消費者的请求增长賠償其遭到的損失,增长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接管服務的費用的3倍。而ofo在通知不到位的情況下,將押金、預付費挪作他用,涉嫌欺詐。

現金流窘境引發連鎖反應

事實上, ofo近期因資金問題還引發了裁員、“賤賣”頭部按摩器,等一系列風波。

雖然ofo方面對外一向否認,可是其“賣身”的动静還是不斷涌現。8月3日,據鳳凰科技報道,ofo触及的收購談判已靠近尾聲,與此前傳聞分歧的是,這次是滴滴與螞蟻金服聯合出資收購,作價14億美元,同時還將此外承擔ofo 2億美元的債務。而界面新聞获得的动静則是,ofo“賣身”為真,但買手名單中沒有螞蟻金服。

對此,ofo聯合創始人於信發朋侪圈稱“是假新聞”,還暗示“官方聲明我都不想發,太假了,略微動動腦子”。

在此以前,ofo小黃車官方微博已辟謠,稱ofo和滴滴談判已經靠近尾聲的言論皆為不實信息。

公開資料顯示,自2015年至今,包含兩輪戰略融資在內,ofo一共獲患了12輪融資。IT桔子資料顯示,截至2018年3月,ofo估值為30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200億元)。

而现在,ofo壞动静頻出,在阐发人士看來,底子問題在於現金流吃緊。

本年3月,ofo同享單車CEO戴威通過資產典质方法,前后兩次將全數單車作為質押物,換取阿裡巴巴共計17.7億元的告贷。5月下旬,ofo還發動員工售賣車身廣告。

另外一方面,ofo取缔了全國20個都会的芝麻信誉免押金活動,並開始周全從海外市場退却。有动静指出,僅7月中,ofo就前后從澳大利亞、德國及美國的部门都会退出。

近来,ofo小黃車北京總部“人去樓空”的傳聞也鬧得沸沸揚揚,矛頭直指裁員。但ofo方面辟謠稱是租約到期。

此外,ofo已卷入多起訴訟。浙江法院網上公開信息顯示,百世物流科技(中國)有限公司(下稱“百世物流”)將ofo運營主體東峽大通(北京)办理咨詢有限公司起訴至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法院。開庭通知布告顯示,这次百世物流起訴ofo的案由為公路貨物運輸合同糾紛。

此前,小黃車供應商上海鳳凰將ofo告上法庭,稱經雙方核對,ofo有6815.11萬元的貨款还没有付出。上海鳳凰除请求ofo付出貨款外,還请求其賠償过期違約損失186.52萬元,及付出原告律師費、擔保費,同時承擔案件受理費、顾全申請費等訴訟費用。

有業內人士對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暗示,同享出行被視作又一流量进口,已經成為互聯網巨頭之間的“團戰”,美團吃下摩拜,阿裡搀扶哈羅,滴滴復活小藍……隻有ofo今朝獨木難支,“賣身”幾成定局,只是花落誰家、可否有個公道的身價尚待洽談。

肉丸机,

揭阳防水,




歡迎光臨 台灣當舖業者交流論壇 (http://gc6600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